肩峰下夾擠症候群:運動傷害的必修課!

肩膀是非常容易有運動傷害的一個關節,不管是重訓排球、羽球或網球之類的運動,都常常會有肩膀不適的症狀發生~

而肩膀痛,手舉不起來的時候,第一個讓你聯想到的是什麼呢?

或許是五十肩,但如果你肩膀活動的角度沒有「多方向」都受到嚴重的限制,而且只有舉到一定的高度,才會有不舒服的情況,此時,你的肩膀反而可能是另一個問題——肩峰下夾擠症候群(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)!

📌什麼是肩峰下夾擠症候群呢?

就是肩膀在活動時,肩峰下的空間「變小」,所以導致通過肩峰下方的組織被肱骨與肩峰夾到(如圖所示),因而產生軟組織受損的問題,此時,就容易在舉手的時候,有卡卡的、痛痛的、痠軟無力…等不舒服的症狀產生。

📌受傷的組織

由於現在網路資訊的緣故,我發現大家常常會把肩峰下夾擠症候群與旋轉肌群受傷劃上等號,但你知道嗎?其實肩峰下夾擠症候群「夾」到的不只是旋轉肌群,而是「所有」通過肩峰下關節的軟組織,都有可能被肱骨頭與肩峰夾到!

而通過肩峰下關節的軟組織,主要有三個:
1. 棘上肌(supraspinatus)
2. 二頭肌的長頭肌腱(long head of biceps brachii)
3. 肩峰下滑液囊(subacromial bursa)

💡補充

由於解剖位置的影響,導致旋轉肌群最容易受傷的肌肉是——棘上肌,因此,與其說是旋轉肌群受損,不如說是棘上肌受傷更為貼切!

⭐️總結

因此,當發生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時候,如果只考慮「棘上肌/旋轉肌群」的受損,而不考慮另外兩個組織受傷的可能性,就會使治療出現盲點,導致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症狀無法改善或是反覆發生。

但我認為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真正的重點,其實並不是在於哪個組織受傷了,而是「肩峰下關節空隙變小」所引起的一連串問題,所以導致「肩峰下關節空隙變小」的原因,其實才是受傷的真正主因!
👉導致肩峰下關節空隙變小的原因有很多,以後有機會再分享

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是常見的肩膀運動傷害,可能會對你的日常生活和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。但是請不用擔心,作為一名專業的物理治療師,我能夠為你提供個性化的治療和康復計劃,從根本上解決肩膀問題,避免再次受傷。

我相信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特的,因此我會根據你的個人情況來制定治療計劃,並提供適當的運動項目,讓你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運動,增強肌肉力量和肩膀穩定性,提高運動表現。如果你遇到肩膀問題,請不要猶豫,請聯繫我,我將盡力幫助你恢復健康。

發表留言

發表留言